民 俗 課 程
|
●鹽水蜂炮 |
●學甲上白礁暨刈香 |
●西港刈香 | ●大內頭社太祖夜祭 |
●東山吉貝耍夜祭 |
「蜂炮」也叫「烽炮」,鹽水人呼作「放蜂仔炮」或簡稱為「放蜂仔」,較正式的稱呼是「蹌蜂炮」,意指蜂炮射出如同群蜂出巢一樣。其由來傳說頗多,大致有「反清復明」、戲鬥煙火」、「歡迎嘉慶」和「驅除瘟疫」等四種說法,除了「歡迎嘉慶說」是純屬趣味之外,其餘三說皆頗有參考意義,其中「驅除瘟疫說」,應是蜂炮起源之說的骨架,如果放至同光年間長達廿五年的霍亂史實來看,這個由來之說,這樣敘述似較合理:光緒十一年(一八八五),流行廿五年的霍亂瘟疫,已至人消戶遷、市景蕭條的地步,鹽水商紳善信乃決議迎請關聖帝君神轎出巡遶境祈安保境,由關聖帝君飛昇日的元月十三至十五日,一連三天,所到之處煙火鞭炮齊放,經硫磺硝煙如此的全城「洗禮」之後,瘟苗疫毒乃被驅除,鹽水得以安寧,而鹽水人則歸功於關帝父爺的大顯神威;嗣後,為感念神恩,遂在每年元宵節舉行關帝爺遶境,沿例燃放煙火鞭炮迎駕助興,一直流傳至今。
「放蜂仔炮」由武廟所主導。康熙五十四年(1715),台澎兵備道梁文科首倡興建「武廟」(關帝廟)奉祀,乾嘉以降續由官商或善信修築過六次,其中以嘉慶八年(1803)的改建較具歷史意義,奠定以後的廟規,後來更成為鹽水地區的公廟,執掌關帝爺遶境之事。
形成今天鹽水蜂炮面貌的「放蜂仔」歷史,大抵僅在七十年間而已,早期「關帝爺遶境」時,放的都是一般性的鞭炮(連珠炮=和煙火,1936年以後,始發展出較為花俏的爆竹,戰後出現蜂炮煙火,1980年以後出現「炮城」,1984年蜂炮巢開始造形化,此時的沖天炮,也做了空前但卻「要命」的改革,由紙質彈頭換裝成塑膠彈頭,變成一種會爆炸的危險沖天炮,一般稱它為「硬蜂仔」,是連年造成不幸事件的罪魁禍首;到了2000年,超大型蜂炮巢陸續出現,2007年更有「王船炮城」、「茶壺炮城」等等。
該民俗活動已近三百年歷史,有其歷史意義及特殊性。是展現地方常民生活文化活力的最佳活動。「北天燈、南蜂炮」具全國性知名度,並享譽國際,每年定期舉行,深具地方性,內化於當地居民生活當中,已成為台灣重要民俗節慶活動。
學甲上白礁:
學甲慈濟宮主神保生大帝,係於明末由福建泉州府移民迎請,隨鄭成功部隊來台,而由學甲頭前寮將軍溪畔登岸。上白礁祭典根據考證,始於清代,學甲地區鄉民經常返回原鄉福建泉州白礁慈濟宮謁祖,由於保生大帝誕辰為農曆三月十五日,故必須提前數日渡海,方能趕上神誕,所以乃訂為每年農曆三月十一日。日治時期後由於兩岸民間往來受限,來往關卡不便,遂逐漸改於當年登陸之處舉行隔海謁祖祭典。上白礁祭典原非年年固定舉行,廿世紀後半,才逐漸改為每年舉辦。
上白礁祭典原屬學甲地區的鄉鎮級祭典,參與廟宇以學甲慈濟宮的交陪廟、分靈廟、學甲十三庄的庄廟為主。1977年左右,台灣興起尋根熱潮,上白礁祭典乃受官方支持,標舉其「飲水思源」的精神,而逐步擴大祭典層次,1980年開始,升格為縣級祭典,祭典主任委員為台南縣縣長;1981年適逢中華民國建國70週年,配合舉辦藝陣比賽與藝文展覽,由當時台灣省政府主席林洋港主祭;1984年由出身學甲的台南幫大老、前台北市長吳三連擔任主任委員;1989年起,名義上又改由行政院內政部部長擔任主任委員,然而歷年來實際主祭者仍由台南縣縣長擔任。
1990年以後,學甲慈濟宮多聘台南縣縣長或其代表人主祭,如縣政府無人前來,則由學甲慈濟宮主任委員擔任主祭者;其餘繞境行程與動線,皆依舊俗進行。
學甲刈香:
基本上,「學甲香」是由「上白礁」繁衍而來,早期的「上白礁」僅係其轄域的一種神明祭慶,大抵在1981年前後,始變成今天這種舉台聞名的盛大廟會。
一般說來,「上白礁」祭典遶境時,每年的「香路」頗為固定,基本上是一天的行程,全體藝陣和神轎,在宮內祭典結束後,由慈濟宮出發,經後社、光華、中洲而於下午五點左右到達頭前寮(將軍溪畔),在此舉行上白礁謁祖祭典;結束後,再依序經中洲、彭城、後社而返廟,整個活動大致在當夜十點左右可完成。
然而,這種「學甲-頭前寮-學甲」一天香路的遶境模式,受到「神祐人霑」利益的,僅係學甲、中洲兩大庄而已,其餘的十一庄,都只盡義?而未享權利,也就是說同樣出轎出陣,僅遶別庄,祈別庄之安,卻不能遶己庄,求己庄之安,因此為求和諧與向心力,慈濟宮遂有遶巡十三庄的三天「刈香」產生,此即一般所謂的「學甲刈香」。
祭祖活動有其殊性,深具時間深度與歷史性,與地方開發史有密切關係,並整合學甲十三庄,為台灣刈香廟會指標性活動,具保存價值。上白礁祭典活動、請水火,具「飲水思源」、「香火薪傳」之民俗意義;參與刈香之聚落組織固定,廟會中之蜈蚣閣具特色。
西港慶安宮由西港仔街、瓦厝內、南海埔、堀仔頭和茄苳腳等所謂「五角頭」共同管理,創建於康熙51年(1712),主祀神明為天上聖母、城隍境主和中壇元帥,一般認為城隍境主和中壇元帥可能隨鄭軍而來,但天上聖母則是分靈自鹿耳門天后宮,這也就是每屆刈香前必先至鹿耳門「請媽祖」的歷史背景。
西港慶安宮的刈香遶境活動,一般叫「西港仔刈香」,俗稱「西港仔香」,起源於乾隆49年(1784)八份姑媽宮甲辰科的香科繞境,道光3年(1823)第14科起由慶安宮接辦,道光27年(1847)因重建廟宇落成而舉行首科王醮,開始有王船祭典,並擴大遶巡香境,爾後逐次擴展,香境含蓋96村鄉,成為「台灣第一大香」。
西港香歷史悠久,其藝陣在台灣刈香中最具特色,且武陣與曾文溪開發及聚落發展有密切關係,值得加以保存。「西港刈香」為台灣廟會庄頭性陣頭最多之大型廟會,香境涵蓋九十六村鄉,堪稱「台灣第一香」,於刈香史上別具意義,此香保有台灣最具傳統請會儀式之廟會。
大內鄉頭社村是早期西拉雅族的聚落,本為大武?社的故地,後為目加溜灣社遷來的社民所據;崇奉太祖(阿立祖)的宗教信仰,是當地村民非常古老的信仰方式。
目前祀奉太祖的太上龍頭忠義廟,是夜祭的地點,該公廨建築原為茅草木柱的草屋,在日治末期曾毀過一次,戰後重建兩次;目前公廨的構造為水泥建築,外型仿國父紀念館,上覆茅草。公廨內部隔成三室,有主祭壇、主祭壇兩側的將軍座和門口的兵士座。
每年農曆九月初一起,一直到十月十四、十五日的夜祭,四部落(頭社、交力林、大山腳、竹湖)都會聚集於此,虔誠的祭拜阿立祖;祭典內容包括了點豬、牽曲......等,頭社夜祭在1995年首次由大內鄉公所及台南縣政府大規模籌辦,成為全國性活動,每年都吸引眾多的人類學家、文史工作者前來參與、採訪,是西拉雅族平埔祭典最重要的一地。
頭社夜祭是西拉雅尚存少數的夜祭活動,是漢化最為鮮明聚落之一,值得加以保存。「頭社夜祭」為台南縣現存四處夜祭中,較具場面亦為最具指標性者。每年如期舉行,深富地方性與文化性。祭典儀式雖有漢化,但仍具西拉雅族群特色,尤其點豬至拜豬儀式相當具特殊性。
東山吉貝耍夜祭:
「番俗六考」中「若遇種粟之期,群眾會飲,挽手唱歌,跳擲旋轉以為樂,名曰遇描堵」;「諸羅縣誌」:九、十月收穫畢,賽戲過年」。這些紀錄說明了平埔族有如此的活動,經過兩三百年來與漢文化融合,以及其他宗教信仰的衝擊,西拉雅人的傳統生活模式起了極大的變化,這些早期的「會飲」、「賽戲」因此演變成現今的夜祭活動,以祭拜祖靈為主了。
吉貝耍夜祭內容已由「通俗歡樂」轉為「神聖莊嚴」,這當然是這幾百年下來「文化碰觸」所演繹而成的,但現在的西拉雅部落重要的祭典夜祭,都已跟傳說和漢人民間信仰的神明生日、忌日、鬼月等結合在一起。
現代的西拉雅夜祭,最大的意涵就是答謝部落神靈一年來的眷顧,子民以拜全豬最高敬禮來還願,並且以最莊嚴神聖的「牽曲」吟唱歌舞獻給祖靈,而且經過十年來本土化為縣境內相當重要的文化信仰活動,並且透過夜祭的舉辦,達到西拉雅文化復振的目的,以及文化傳統的延續、發揚。
東山吉貝耍孝海祭:
關於「孝海祭」的由來,當地耆老有兩種說法,其一是說當初祖先渡海來台,有許多先民死於海上,所以祖先在「倒風內海」登陸,於蕭?建立部落(今台南縣佳里鎮)後,為緬懷當初渡海來台祖先,每年社民會至倒風內海海邊「乞水」,並祭拜祖靈以示不忘本。後來部分社民因番屯政策東遷至哆囉嘓社地(今台南縣東山鄉境內)龜重溪畔建立吉貝耍支社,每年農曆九月初五無法再回到海邊祭祖,於是在大公廨附近的農田,面向西南方大海的方向,遙拜祖靈;另一說法為當初祖先渡海來台,受當地一位漁民「阿海」接濟,引導祖先從倒風內海到蕭?登陸,後來阿海在某年的農曆九月初五於魚塭遭雷殛身亡,蕭?社民感念其恩情,在番仔塭(今七股鄉大逞村)建小廟紀念他,尊稱他為「海祖」,族人搬遷至吉貝耍後,依然懷念海祖恩惠,特地在海祖仙逝日子面向大海方向祭拜他,於是發展出現今的「孝海」祭典。
不管是「七海船破遇難」或「海祖忌日」的傳說,在在顯現出吉貝耍人不忘祖的信仰精神。
吉貝耍夜祭仍維持相當傳統的夜祭型態,活動極具保存價值。為早期蕭?社社群移住之平埔族群,孝海祭遙拜祖靈,存有由海遷入山區敬宗追祖之特殊紀念意義。為平埔族西拉雅蕭?社最完整、最大之平埔祭典,頗具文化意義,同時仍維持「豬的文化」、「牽曲」、「哮海」等儀式。現今吉貝耍已全力恢復平埔庄之營造,值得肯定。